• 山高水长 师恩难忘

    深秋漫步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园,一阵阵凉风吹过,静湖恣意荡漾、波光粼粼,落叶也在阳光的照耀下翻卷着闪闪发亮,似乎都在诉说着属于这个季节的悲欢离合。忽然想起诗人普希金的那句:“那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原本潮湿的双眼,此刻逐渐清晰起来,恩师王恩波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越发温暖而明亮……我于 1978 年 10 月上大学,那是个大雪天。东北师大化学系门前的老松树挺拔坚实,一直是那栋承载着诸多故事的红砖老楼,没有变化。王恩波老师成为我们上大学后的第一位专业课老师,他主讲我们的无机化学课程,黄茹丹、高桂芬、沈恩洪等老师给我们助课。无机化学至今也是化学最重要的基础专业课,当时学校对77、78 级十分重视,配备的都是最骨干的教师。还清楚得记得第一次与王老师见面,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长得帅气,高大挺拔,头发梳理整洁,谈笑风生、声音洪亮、和蔼可亲。他教学讲课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节课结束都会有一个小结,问题 1、问题 2……一一梳理。他板书工整,常把“问题”二字简写成“门字里边加个字母T”那样的简化字,伴随我们难忘的学习记忆。在教学中,他注意引入一些前沿科学知识,尤其是杂多酸、同多酸等的介绍,特别适合我们这代渴望学习、年龄差异十几岁的学生。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有幸在人生道路上与恩师同行 41载。他,勇挑时代重任 在『多酸科学』道路上,勇攀高峰面对我国多酸化学与国外的差距,在郑汝骊教授等老前辈的组织和领导下,王恩波老师勇挑重任,积极推动东北师大化学学科发展。王老师一直亲切地叫我“小苏” ,我们在并肩前行的道路上亦师亦友。东北师大化学学科在刘景福、王恩波、瞿伦玉等第二代多酸工作者的努力下,率先争取到了无机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我当时参与了物理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在两个二级博士点基础上又组织申报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申报化学学科博士点时,时任化学学院院长的许林,我和王老师去北京参加现场答辩。王老师非常重视这件事,反复找我们来讨论答辩材料,甚至到北京住下后,又讨论了一个晚上。他要求许林院长又试讲了两遍,王老师才稍显放心地对我们说:“这次差不多了,问题说清楚了,讲的也挺熟了。 ”第二天答辩时,许林站在讲台前汇报,我与王老师坐在左侧。清晰记得答辩过程中王老师高度紧张,他的腿一直在抖。正常来讲,许林答辩在提问的时候他可以直接回答问题,可是当专家提出第一个问题时,王老师就腾一下站了起来,开始回答问题,那种焦急与渴望溢于言表。因为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一直没有与他人提起过这件事情。在他 80岁生日聚会时,我就开玩笑地说:“答辩的时候王老师非常认真地在指导我们,但是我也感觉到了老师非常紧张。 ”我就笑着问他:“是不是有点紧张啊? ”坐在轮椅上的他眯起眼睛笑呵呵地说:“小苏啊,我是紧张了。 ”随后是大家会心地哈哈大笑。正是王老师这种在任何节点都毫不松懈、在任何时间都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科研品质,成就了东北师大化学一级博士点的顺利通过。我在学校做行政工作以后,王老师在学校化学学科的发展上对我寄予了殷切期望,经常找我探讨,不断提出要求,指出工作方向。小到一个学术问题、某篇论文的科研,大到东北师大化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平日里大家都忙工作,他就利用午休时间叫我。有一天我 10点多钟就到了他的办公室,不知不觉聊到了12 点,我就问他:“中午不吃饭吗? ”他就说:“再聊会儿再聊会儿。 ”这个时候,一个学生送进来预订的三个盒饭,我想这是王老师给我订了盒饭,心里琢磨着就边吃盒饭边说吧。不一会儿又进来一位他的年轻助手,王老师让她拿走两个盒饭,除了助手自己吃一个,另一个给下午组会的主讲学生。此时就剩一个盒饭了,我心里满是问号,大概这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吃一个盒饭吧?后来聊到了 1 点,我已经饥肠辘辘,眼睛不由得盯着那个盒饭,只听他说:“今天就聊到这,你回去吧。 ”我之后几次都跟他讲:“我那次就饿着肚子走了,您也没舍得请我吃那盒盒饭。 ”其实那个盒饭已经很凉很凉!王老师就是这样忘我地工作在实验室一线,成就着东北师大的多酸事业。申报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王老师大力推动下申请的。当时我正在学校科技处工作,负责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那时东北师大只有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所以对这次申报工作,学校非常重视。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多次组织讨论并去教育部科技司汇报。记得有一次,约次日上午去北京汇报申报材料,王老师也督促我们要抓紧去汇报。由于时间非常紧,没有买到去北京的票,我与王占良老师就上火车补票,补到了一张硬卧,王占良就在那个边座上坐了一夜。那天在先生的告别仪式上提起了这件事情,我俩都很感慨。我在科研上打的基础是两方面,一个是功能材料化学,另一个方面是量子化学及其应用,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量子化学融入到多酸实验研究中。多酸化学遇到很多实验上困惑的问题,在当时的实验表征手段尚欠缺的情况下,量子化学计算可给出多酸体系的前线分子轨道、电荷分布、电荷转移特征等基本信息,为多酸科学的实验工作者提供参考。随着在量子化学对多酸体系的计算方法上有了突破,我们量子化学在多酸化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产生影响。比如:理论上指出了帽取代多酸体系光照激发下会产生分子内两端位间电子转移,等等。王老师在多酸化学研究中站位很高,具有国际视野,他马上指出这个观点很重要。他指导学生对取代多酸的实验应用进行了拓展,并依据激发后电子转移的想法,设计系列敏化太阳能电池模型材料,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帽取代多酸电荷转移示意图他选择用在了 《多酸化学》 专著封面。王老师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都给予了我们很多指导和支持。理论工作与多酸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他把他的最得力的学生之一,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王新龙博士,后来也成为优青,推荐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了我们团队核心骨干,加强了团队建设。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东北师大化学学科产生了多位高被引学者。今年国庆期间,我也与王老师一起非常荣幸获得了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包含了王老师这么多年对我们晚辈的无私提携与殷切期望,谢谢老师!还记得王老师召集我们一起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时是东北师大化学学院最高的项目了,经过研讨,决定由我来牵头。到了在北京答辩的环节,其实很多单位没有把东北师大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但我们最终凭借充分的准备和基础,高票通过。那次申报,更让我们感受到王老师的站位高、思想前沿活跃而且富于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后,王老师组织大家讨论说“我们有信心可以申报国家奖了。 ”项目申报之初王老师带领我们反复讨论研究,他还把已在外地的学生找回来一起探讨,有针对性地一一分析可能的问题,再次贡献彼此的智慧和力量。最终,远程答辩申报成功,我们顺利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让我当时想到那句话: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奖是经过王老师多少年辛勤努力拿到的,这个奖也成为后来东北师大化学学科进入一流学科的入场券,因而也是这个奖,让我们得到了“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 。他,牢记初心使命 在“立德树人”岁月里,呕心沥血78 级同学们回忆起王老师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他的弟子们的感慨也让我感同身受。“短短的硕士三年时光,比本科四年还要记忆深刻。老师常告诉我们要夜以继日,各自为战!他如此高龄依然坚持站着给我们上课,在寒冬校园的冰路上总会看到老师一往无前的步伐。有一次老师不小心滑倒了,把我们吓坏了,可他第二天依然坚持来到实验室,他永远是这样,自己能做的永远不会麻烦别人。 ”“老师风趣幽默,有时候来不及吃饭,都会带个面包加火腿肠。他常提起自己年轻时调去北京做核能研究的经历鼓励大家斗志。他每节课前都会在办公室再备一下课,每个学生作业的批改都是亲力亲为。他会童心大发,偷偷拿走笔记本电脑警示我们离开办公室记得锁门。 ”“王老师讲课,每讲一段都会有一个小结,会提出思考的问题,这对学生很有启发和收益。他板书工整,书写速度快,会用自己的方式把字词简写……这些学习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他培养学生非常细致,经常给我们讲一些老科学家、回国留学者的先进事迹,教育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他很痛恨学术造假,经常会举一些弄虚作假的反面典型来警醒我们,非常注意培养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学生们眼含热泪回忆着与老师的点点滴滴,一切的一切都化作无尽相思揉进东师的秋风里,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与心田。教书育人62载,他尊重学生、真情付出、真心教育学生为人、为学、为师。学生们眼中的他高大、帅气、亲和、博学、爱笑,他常常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敬业和付出,如果说有的话,我的理念都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形成的。 ”他对学生严管厚爱。他早晨 8 点前站在逸夫科学馆门前迎接学生成为一道风景,他的早早到来让学生赶紧爬起来到实验室工作。其实这一招对严格要求学生还是有效的,我也偷偷效仿过。“他要求学生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在学识上要扎扎实实,小到计算机知识、文献检索,大到撰写论文、科学研究,他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在每一个节点给予学生指导,使课题组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撰写论文、投稿、修改。他对于生病或生活困难的学生发放现金补助,对寒暑假很难回家的学生给予最大的帮助,他时刻为学生排忧解难,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化学研究铺路架桥。 ”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150 余名。康振辉、王新龙和张志明 3 名学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提名论文。记得当时东北师大还没有优博论文,王老师早就关注到了这点,他对我说:他的学生是有能力获得优博论文的,一定要重点培养,咱们要一起推动这个事情。王老师就是一个走在前沿敢想又敢干的人,随后在他的提议下,东北师大设立了基金,重点培育相关团队,专门推动这个工作。大概一两年后,王老师的学生康振辉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了东北师大全国优博论文零的突破,北京理工大学的胡长文教授是王老师最早的硕士生,现已成为第三代多酸知名学者。王老师培养的学生中,多人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优青等人才项目,一大批人活跃在多酸化学乃至无机化学一线。他,心系多酸发展 在“耄耋之年”病榻上,殚精竭虑王老师的一生都在为多酸科学而奋斗,“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 6天”是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所有课题组众所周知的一种习惯。王老师经常会很欣慰地讲: “现在晚上 10点前,逸夫科技馆常常灯火通明, 大家都在努力工作, 专心做实验。说是 8小时工作制, 许多老师和学生却会工作十几个小时。 ” 他在病重期间还关心着多酸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我与王新龙老师去医院看望他, “我们把投影仪搬来, 在这里开组会啊?” 他听了会心一笑, “开组会” 成为了我们每次见面的话题, 尽管那时他已经有些说话困难, 但还嘱咐我们要做好科研。 去年南京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召开,这个会议是由王恩波老师发起,国家基金委陈荣主任等支持下设立的。 由于王老师身体已经不太好, 已出现脑血栓的迹象, 他没能亲自到场参会,但是他的学生李阳光、 陈维林帮他做了录像,通过录像的方式为大家做了大会学术报告。 他通过检索多酸论文数据, 分析了中国多酸科学在世界的地位和多酸科学的发展趋势。那天王老师的镜头出现在大屏幕的瞬间, 会场沉静后, 爆发出了长时间的掌声。 看着屏幕上的这位为多酸科学事业奉献一生的老人,我不禁热泪盈眶。当我们都满怀期待听他开口讲话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早上好!” 他的一句开场问候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因为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他才是前辈啊……转念一想,这或许就是他身上绽放光芒的原因之一: 永远对学者保持着敬畏之心,在他心里学术好的人就是前辈。“如今,那位一提起多酸兴奋得像个孩子的老先生,那位对自己学生比自己孩子还要上心的老先生,那位念书时让我们害怕毕业后又让我们像父亲一样尊敬和思念的老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东师逸夫科学馆再也寻不到老师的身影,东师化学楼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再也听不到老师爽朗的笑声,但我们知道,老师从未真正离开,山高水长,师恩难忘,老师的精神必定在我们心中落地生花。老师请放心,多酸事业我们将代代传承,永远怀念您!(作者为我校化学学院教授、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 荣耀东师 誉满桃李—— —王恩波教授 》 相应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