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引导者』

——记商学院副教授王晓丹

期次:第1348期    作者:学生记者 简丹丹   查看:106
  “王老师在‘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中总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每堂课都是座无缺席。而且她总能叫出每一位上过她课的学生的名字。我们在王老师身上能感受到她对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尊重。”商学院2016级本科生董治华这样评价王晓丹老师。
  王老师自开课之初就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学内容不生动、方法不得当,学生很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厌烦心理。”王老师总是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态度”这个概念时,王老师播放了一个视频:一个男孩在求职过程中,大方而坦诚地向面试官讲述了一段兼职卖卫生巾的经历,最后也获得了所有面试老师的赞赏。视频看罢,王老师让大家讨论是否觉得这个男生丢人,是什么让他取得了面试官的赞赏,在工作中什么是重要因素等等问题。王老师参与大家的讨论,并引导他们得出对于“态度”的认识。通过一个简单的小视频,王老师联系实际,使知识“活”了起来。随后,王老师将“态度”结合案例进行理论讲解,还要求各小组同学在理论驱动下,从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这正是王老师摸索出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我希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他们经历‘立项—论证—答辩—结项—落实’这一系列过程,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最终培养出学生将理论落到实处的能力。当然,在他们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会请商学院相关老师或者已经在企业工作的校友对学生给予帮助,想办法将学生的结论与方法进行论证落实。”例如在分析沃尔玛员工管理制度的案例时,同学们认为对员工进行激励和培训能够大大提高绩效,王老师让学生将得出的结论通过学院举办的“就业指导七彩活动”分享给已毕业的优秀学长学姐,学长学姐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将最终的修正方案提供给负责学院学生会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将这种制度灵活运用到学生会的日常管理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后,指导老师会将实验的成效反馈给学生。“王老师这种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激发和培养我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同时,也让我们将自己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积累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经验。”商学院2016级本科生潘鑫欢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王老师看来,传授知识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在于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考解决办法的能力。学生在做项目时,会遇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王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解决方法,而是启发学生,让他们重新认真思考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的每个点,一一寻找突破口。
  “我希望自己在课堂上的身份从‘教育者’转换为一名‘引导者’,将课堂与实践都交到学生手中,从而让学生能更加高效率和有针对性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的有效实践。”王老师真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