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北师大报》校报 - 东北师范大学  
  
第1350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厚度、韧性、能量与品味:利用新媒体师生共建积极的大学媒介文化

———访传媒科学学院闫欢教授

记者:您认为大学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闫欢教授大学文化的内涵不仅是丰富的,也是有风格的。说其丰富在于,从历时性看,大学文化是有历史传承性的,上世纪 90 年代初我刚踏入东师校门成为一名大学生时,就被学校正门迎面可见的校训石所吸引,相信“勤奋创新 为人师表”八个大字对东师人来说,都已深深雕刻在脑海中;从即时性看,大学文化是可感知并可触摸的,无论是内化在每个师生心间的大学归属感,还是铺陈在校园中一花一木所衬托出的大学模样,都是大学文化的表征形态;从空间感看,大学文化是具有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既来自于思维世界的先验、确证与前瞻,也来自于实践维度的姿态沉浸与技艺启蒙。说其有风格在于,就像每一个人都有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风格和创造力,“尊师重教”就是东北师大独具特色的精神品质。我想,一所大学的历史沉淀出大学的文化厚度,一所大学的当下彰显出大学的文化韧性,一所大学的空间效应释放出大学的文化能量,一所大学的气质成就大学的文化品味。

记者:您提到过,在本科期间是老师带您接触了心理学、美学等理论,读博期间更是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与帮助。现在您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沉浸于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之中,那么请您谈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老师担任着怎样一种角色?

闫欢教授:我的本科是在东师电化教育系读的,博士后是在东师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可以说东师在我的学习经历中是开头和结尾的双重母校身份,这对一个大学教师来说是一种巧合,更是一种幸运。在我漫长的断续的读书过程中,得到东师诸多位前辈的启迪与指导,至今都感念在心。记得我在 40岁博士后出站答辩结束时,曾和我的答辩主席孙中田先生郑重地道歉说从理到文的跨度加之家庭负担繁重,研究尚有诸多遗憾之处时,孙先生对我说,能把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先生的话,每每想起都心头一热,那份来自老师的理解和宽容实在是“学术苦旅”中的重要心灵支撑。也正因为我在求学过程中所遇皆恩师,让我在终于登上大学讲坛的时候,倍加珍惜这份职业的尊严,更愿意去做一个心地敞亮的大学教师。我觉得大学文化建设中,教师要承担好三个角色:其一,做有人文关怀的信仰者,我的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哪怕只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学生都会将其教师和学校放大为情感的“大后方” ;其二,做坚守学术正义的践行者,在教育业绩的“生产线”与“对接链条”的迷惘中坚持学术正义才是最轻松且高效能的;其三,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要和学生之间形成积极关系,寻求和学生互动的认知逻辑起点,创设并提供给学生可能的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情境。

记者:通过了解我们知道,您从事媒介素养、媒介与青少年方面的研究,那么您如何看待当今流行的新媒体文化 (比如网络流行语、抖音等app) 对当今大学文化的影响?

闫欢教授:新媒体文化,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地分享生活,享有“我的生活为你所知”的交流快乐;另一方面,在流行语的多语境采用与转发中,在视频拍摄、生成、剪辑的创造性过程中也无处不在地在创新,让大学生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常有鲜活的体验与意想不到的惊喜。不管是对交流需求的满足还是对创新动机的实现,都是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媒介实践。不仅如此,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文化传播时会更愿意选择搞笑的、唯美的、古怪的媒介内容进行分享,是以“原始新鲜生活”的名义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后的呈现,这些自定义与自生成的媒介内容裹挟着幽默或向上的情绪和价值才是其赚取流量的真正基因,大学生在传递中获得对自我的认同,体验到在线的幸福感,更是在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实现着自我。

我个人不是“媒介保守主义者” ,在敞开胸怀去拥抱新媒体文化时,我们看待媒体文化的积极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辨识新媒体与自身的关系,更系统地看待新媒体文化所带来的正面的与负面的影响。但面对能够轻松“霸占”我们时空感的新媒介,尤其是具有沉浸体验的新媒体时,就涉及到每个用户对媒介的自控力问题,对时间与精力的控制调节都是对大学生用户的考验。此外,新媒体算法推送所形成的“信息茧房” ,即便是贴有“原始鲜活”标签的媒介内容也都是虚拟的,是对客观真实的再现。如果对这些问题缺乏批判性检视,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日常心理健康,也将产生纵向的潜移默化的多级多维影响。我想大学生应当学好“媒介素养”这门课,掌握批判性素养的理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积极媒介素养水平,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进行价值传播。相信大学生群体单元自我建构的“积极文化”结点终将凝聚成具有文化自信力与传播力的大学媒介文化。


东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851次访问,全刊已有437677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