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次开花的机会

期次:第1356期    作者:费玉思   查看:95

谈起我与汉语的缘分,还要从 2013年我第一次接触汉语说起。那时我正在贝宁读大一,每周一次的汉语课让我结识了我的汉语启蒙老师———谢军。他性格和善,平易近人,构成了我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在他的带领下,我品味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诗如画。

谢老师在课上看出了我对汉语的“心动” ,鼓励并建议我到贝宁的中国文化中心进一步学习汉语。以法汉双语版《当代中文》为教材,我首先从拼音开始学起。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加入到了孔子学院的汉语课程学习。充实的课堂与丰富的课余活动逐渐提高了我的汉语交流水平,丰富了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还在我心里播下了汉语的种子。

我的本科专业原本是英语,计划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学或翻译。但随着汉语学习的深入和对中国发展状况的了解,我萌生了转而当一名汉语教师的想法。2013年 8月,我凭借汉语初级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有幸到中国参观。走过故宫,登上长城,第一次看见繁荣的中国,我深深感受到“我的未来不是梦”了!这一次中国之旅彻底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对自己说:“放弃英语,直接学汉语吧! ”

2015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孔子学院汉语专业的学生。

2016年,我通过了汉语水平四级考试(HSK4) ,并以此申请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学习。为什么选择东师?一是考虑到中国北方的汉语比较标准,二是谢老师极力向我夸赞东师的教风严谨、学风优良。刚到长春时,我有点水土不服,不过很快就适应了,也渐渐地迷上了东北美食。虽然东北话和标准汉语有一定区别,但我凭借出色的语感能初步理解大意。课上,老师们教学有方,中国同学们乐于助人,经常为我释疑解惑。加之我对汉语兴趣浓厚,对自己的要求较高,学习过程中的苦难在我看来都是成长的磨炼。我深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算我在中国待十年也不会把汉语学到家。但我会尽我所能,在探索中华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课余时间,我经常去足球场踢足球,从中不仅收获了友谊,还学会了一些饶有趣味的东北话。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学校国际学生交流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如汉语角、国际文化节、元旦晚会、毕业晚会等。在2016年的元旦晚会上,我表演了一个小品。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 ”选择小品是因为它会让大家忍不住开怀大笑,我认为所有人在元旦时都应该开开心心的。除了小品,中国武术、古典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也都令我着迷。通过接触它们,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不再囿于纸上,止于课堂。

比如,在贝宁,大家都以为太极拳是用来打架的,殊不知太极拳的精妙更在于锻炼身体、修身养性。而亲身感悟、熟悉了这些艺术形式之后,我甚至能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2017年 6月,我和另外两名留学生一起代表东师参加了由孔子学院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虽然最后没有拿到冠军,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汉语大会,我认识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深切体会到了那句“真理”——— “学好中国话,朋友遍天下! ”

2017年 9月,我很荣幸作为国际学生代表在学校开学典礼上发言。我把我与汉语的故事分享给所有人,想让大家知道“只要心怀梦想,勇敢地去追寻、去努力,就会成功! ”就像我喜欢汉语,想当汉语老师,我就努力来到了中国学习。起初,我的父亲并不赞同我的想法,说我“不务正业” ,但现在,他为我感到骄傲。如果我当初放弃了,那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了。所以,朋友们,无论如何,请给你的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吧!

(作者为国际汉学院 2017 级硕士研究生,学生记者袁梦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