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

——舌尖上的江南春意

期次:第1359期    作者:冯楠 张弘毅   查看:165


清明时节,江南地区正是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不少人会选择踏春游玩,赏尽这山光湖色,但是这清秀妍丽的春光只观于眼中岂不可惜,所以蕙质兰心的人们便将这份春意放于舌尖之上——青糰,即青团。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禁火食凉食,就这样青团成为了江南地区必不可少的时令小吃。青团,顾名思义,是一种外表圆润小巧、口感软糯的绿色糕团,其主要材料是艾草或马兰。曾经的青团仅是江南地区清明祭祀用食,随着时间流逝,它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青团,得名于其色。江南的四月天,气温回升,正是春种春耕的好时节,在南方的田边水头,艾草肆意生长,带着春日的芬芳。此时采摘的艾草,鲜嫩多汁,带着懵懂的春意,香味却清淡而幽远。青团子的制作就是用这采来的清脆欲滴的艾草,将艾叶焯过水捣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加入细腻甜蜜的糖豆沙,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若是在乡村,还会将制成的面团放入石缸中,用木槌敲打均匀,以提升口感。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样便大功告成了。做成的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闻之清新,尝之清甜,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是清明时节江南地区人们最为钟爱的小食。其实在江南地区,青团也叫清明果、艾米果、艾粑粑等。江南才子袁枚就曾在《随园食单》中这样描述家乡点心:“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这里所谓“青草”大多指鼠曲草、艾草和麦青,除艾草外,鼠曲草、浆麦草或其他绿色蔬菜,甚至麦青汁,都可用于青团染色,不必拘泥。
  青团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古时主要用于祭祀和果腹,关于起源也有不少传说,现在人们普遍认同的是流传比较广的太平天国时的故事。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在长久的岁月中为人们接受并喜爱。
  到了现在,青团已经不仅是清明时节江南地区独一份的小食了,而是成为了新晋网红食品。历经不断的改良,青团的馅料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豆沙、红豆、马兰草、竹笋肉馅等,而是加入了更多丰富的口味,例如咸蛋蓉莲、肉松等新口味。而在制作时,为了追求口感,人们也开始在艾草中加入蜂蜜,白糖等,这样的改变让青团更符合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口味,其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就这样,青团承载着江南的一蓑烟雨走向了祖国各地。
  然而,尽管各类花哨青团层出不穷,占据多数消费者视线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们最喜爱的还是那以手工制成的传统青团,红杏开时,用荷叶包上青团,踏上觅春的旅途,饿了,便食一块青团以果腹,舌尖方寸青团滋味中,仿佛已行尽江南数千里的春堤。这时的青团已然不是一份填饱肚子的小食,而是变成了这烟雨江南的风情:望之清淡,赏之清甜。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风光里,似乎只有那散发着春日第一丛艾草清香的青团才配得上这独一份的时光,独食或与亲友分食,食的不仅是春光,更是那一份清澈明朗的心境。
  (作者冯楠为传媒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张弘毅为纽瓦克学院2018级本科生)